一是专项规划引领。印发《平顶山市旅游公路规划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安排部署旅游公路规划建设三年行动,加快构建互联互通、设施完善、特色鲜明、智慧绿色的旅游公路网,全力打造“山水悦路、迎客乐道”旅游公路品牌。
二是五大部分支撑。着力打造主体系统、慢行系统、服务设施、景观系统、信息系统,科学规划旅游公路线位,坚持交安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打造主体系统;依托沿线生态自然资源,坚持“因地制宜、依景而设”原则,打造慢行系统;综合分析人车流量、旅游资源、特色文化、建设用地等因素,规划建设服务设施;与主体、慢行、服务等系统有机结合,依托自然景观,融合当地特色,打造景观系统;在急弯陡坡、临水临崖、交叉口等重要路段增加视频监控、弯道预警、气象监测等设施设备,打造信息系统。
三是明确节点推动。2025年12月底前,依托该市“一河两山四库”(沙河,尧山、二郞山,白龟湖、昭平湖、燕山水库、石漫滩水库)特色,建成精品旅游公路317公里,打造100公里以上省级旅游公路特色路,形成示范效应。2026年12月底前,按照“一县一主题、一县一特色”的原则,建成平顶山沙河游常旅游公路125公里、鲁山山水康养旅游公路240公里、宝郏红色传承旅游公路75公里、宝郏乡俗探寻旅游公路150公里、汝州曲文化旅游公路85公里、叶县长城寻迹旅游公路100公里、舞钢休闲运动旅游公路115公里等7条主题特色旅游公路;建成游客驿站28个、观景台40个、营地9个。2027年12月底前,打通旅游公路主线与旅游景区、传统村落、特色乡村、产业园区等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建成旅游公路联络线1000公里以上,实现覆盖全市的“快进慢游深体验”旅游公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