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交通运输局以优化布局、调整规模、拓展服务、综合开发为重点,扎实推动全市道路客运行业转型可持续发展,推进等级客运站向服务综合体转型。
一是抓实运输载体多样化,满足群众多元出行。打造多元客运。通过“开辟、调整、延伸、拆分”等方式,搭建快线、干线、支线、微循环“四线结合、优势互补”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着力打造高铁、火车、航空、市域铁路、长途汽车、出租汽车、水上公交、常规公交、定制公交“九位一体”的交通出行方式。拓展公交服务。开通夜班、旅游、工业区、微循环等公交便民专线,累计运送旅客1171万人次;开通“校园直通车”,学生双休日、节假日一站式往返,减少换乘次数,提升安全系数,已开通专线43条,执行客班2100余次,运送学生7.5万余人次。推进郑许联通。强化安全监管,促进郑许市域铁路安全运营,自专线开通以来,累计运送旅客1225.72万人次,日均3.35万人次;去年5月29日,开通“大站快车”,实行小站不停服务,旅客出行更加快捷。
二是抓实运行服务智能化,满足群众便捷出行。建设智慧客运平台。推广应用智能人脸识别机、自助售票机、自助报班机、人证票核验设备、自助售票终端、移动检票终端、汽车动态监控等智慧产品,助力客运站安全措施全面落实。推行客运“一站多点”。依托城市公交站点,在客流集中地设置32个班线客车停靠点,推出“一站多点、就近乘车”旅客购票乘车服务小程序,使旅客获得“网上选点、动态可视、就近上车、一站直达”的出行新体验。实行客运联网售票。依托“万里出行”微信公众号购票平台,推广应用电子客票服务,旅客可凭获取的二维码,验票过闸,缩减取票、验票等环节,实现网上零距离换乘。
三是抓实客运体系低碳化,满足群众绿色出行。推动“公共交通车辆新能源化”。以中心城区巡游出租车改革更新为契机,对更换为纯电动车的出租车,一次性补贴1万元,中心城区1380辆巡游出租车已全部更换为新能源车。逐步淘汰燃油网约车,要求新上网约车必须是新能源车,全市90%以上网约出租车为新能源车。淘汰燃气公交车304辆,公交车、城际客车全部实现新能源化,农村客车新能源车60%以上。推动“充电桩建设”。在火车站、汽车站、出租车停靠站等重点部位,建成充电站43处、充电桩780个、司机驿站18处,有效解决了充电、就餐、停车、休息等问题。推动“文明交通绿色出行”。借助绿色出行宣传月、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倡导全社会绿色、安全、文明出行,推动绿色出行进学校、进家庭、进公共场所。
四是抓实融合发展互惠化,推动场站持续发展。推进交旅融合。对接文旅部门,将部分汽车站转型为旅游集散中心,借助旅游包车、公交客运、定制客运,串联沿线旅游景点,推出不同主题的特色旅游客运产品。深化“车票+门票”“车票+门票+酒店”运游服务,实现景点、酒店、商超无缝衔接。截至目前,开通旅游直通车1700余班,运送旅客4.2万余人次,刺激消费2100多万元。盘活闲置资产。战略引进家居、婚庆、连锁酒店入驻闲置客运场站,采取租赁经营、站商结合等方式进行资产盘活,变资源为资产,变资产为资金,全市6个二级以上客运站闲置资源利用率达70%以上。许昌客运东站每年为此增收200余万元。开设零工市场。与人力资源市场相结合,在许昌汽车客运站开设零工市场1处,搭建大龄和困难等零工人员再就业平台。2024年以来,已为近万名旅客提供增值就业服务,组织开展招聘会近40余次;同时利用大巴客车承担外出务工者“走出去”的输送任务,共派出大巴客车183台,成功输送了3600余人次,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实现创收5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