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市县动态

濮阳市交通运输局七措并举优化交通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发布日期:2024-02-23 16:51   文章来源:濮阳市交通运输局

  2023年以来,濮阳市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将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融入决策、管理、执法、服务全过程,实施七大工程,为濮阳市交通运输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助力添彩。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实行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制度,传达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落实《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制定年度学法计划,举办法律知识和执法业务培训;出台《全市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工作安排》,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

  二是提升执法队伍素质。实施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素质提升三年行动,细化13项举措,全面提升执法队伍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执法能力和服务质效,夯实基层基础;增加政企配合默契度。开展“执法体验周”“基层站所开放日”,邀请群众和媒体参与、观摩、体验执法工作,增进交通执法队伍与社会公众良性互动;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通过开展“送法进企业”、“开门评执法”、“上门送服务”等系列活动,强化政策法规的宣传解释。组织开展“微宣讲、走基层”活动,注重发挥行政指导的作用。

  三是健全行政执法案件分级审核制度、合法审查制度、重大案件集体讨论机制等制度。推动案件办理状态从“人脑记忆”向“电脑记忆”转变,法制监督从“传统人工”向“智能程序”转变,实现全程可追溯、期限可预期、进度可控制,避免出现案件超期现象;落实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全年审查合同协议47份。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

  四是厘清机构改革后机关科室与局属单位的职责边界,编写《交通运输执法监督检查手册》,全链条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实行“11361”工作机制,即每周利用半天时间对重大、疑难案件进行集体研究,每月邀请行风监督员对监管对象守法经营情况和执法工作开展情况测评打分,每季度组织一次执法素质能力培训,每半年开展一次警示教育活动,每年对各执法大队中队长进行轮岗;落实“三项制度”,实现“全过程留痕、可回溯管理”,破解了非法营运车辆取证和查处难题,推动市县在执法领域上下贯通、标准一致、程序规范、公开透明。

  五是整合汇聚“人、车、路、场”等全量数据资源,高效处置的新型监管模式,依靠数字赋能,实现行业监管服务全覆盖;建设“市、县、区、企业、从业人员和车辆”的四级道路运输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实现企业运营过程风险可预警、可视化,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通过对执法人员配备可视化执法终端,规范执法全过程记录,实现执法行为可追溯、可复盘、可监控,随时监督检查调度执法行为,避免执法不规范行为发生;利用高速卡口布控系统,排查疑似违法车辆,发布布控指令,市、县执法部门在高速公路出口布控查扣,实现对违法车辆精准查处;全年办理案件210件,有效防范选择性执法等行为发生。

  六是突出“保”,强化组织保障。成立领导小组,抓好以案促改“十个一”活动;开展6期专项整治大论坛、比武练兵活动,增强执法队伍专业化水平和履职尽责能力;聚焦“找”,全面排查问题。制定10项整治内容和120个问题清单,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进行执法案卷评查,开展“联百企驻百站”等活动,组织执法改革“回头看”调研,检视、收集问题6类133个;严格“督”,压紧压实责任。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督导检查,将压力责任向基层传导。持续“改”,务求整治实效。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问题销号制,查摆出的133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全年检测货车267万辆次,查处超限运输车辆2302辆;查处违法违规客车173辆,违规出租车231辆;推进“立”,构建长效机制。建立制度机制18项,巩固拓展专项整治成果。

  七是创新普法宣传方式。把法治宣传与学习教育、行政执法、行业管理、交通服务深度融合,运用车上站内广播、网上线下荧屏、廊道橱窗站亭等多种方式,增强实效;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将普法活动与“宪法宣传周”“路政宣传月”“信用交通宣传月”等活动有机结合,举办主题法治宣传活动,推动法治精神在交通运输行业深入人心;发挥行业阵地优势。持续利用1745辆出租车、739辆公交车LED屏滚动开展普法宣传。在市城区每个公交港湾预留1个橱窗开展普法,协调高速收费站、市内汽车站等人流大、受众广的公共场所进行宣传;以“一楼一主题”为原则,在办公楼建设法治文化长廊等,推动法治精神在交通领域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