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交通运输局在提前完成“通硬化路、通客车”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持续改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服务品质,提高服务效率,拓展服务功能,有效巩固拓展我市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一、提升“通路”品质,确保真通实达。一是全面加大农村公路投资力度。在实现全市所有自然村通硬化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品质,解决油返砂、畅返不畅等问题,不断提升通村道路档次和质量。今年争取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2730.8万元,实施路网改善工程3.4公里、通村公路建设8.16公里、安防工程20公里、养护工程24.82公里、日常养护1119公里、自动化检测3780公里。二是全面提升农村公路规模品质。对全市建制村危险路段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按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对部分路面较狭窄和破损严重的公路进行升级改造;在坡陡、弯急、临崖、临水、临库等危险路段安装防护栏,设置减速带、警示标志牌、反光镜等设施。今年已新改建农村公路71.7公里,为市定目标的143%,近3年建设提升2400多公里,75%的县乡道、50%的村道得到改造提升。三是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鹤壁市目前2023年养护项目均已完工。
二、优化“通车”质效,确保便捷畅达。一是持续完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累计投入1.4亿元,购置整合公交车和农村客运车辆596台,开通服务农村公交线路和农村客运班线113条,通城乡公交建制村661个,占比85%;通客车建制村118个,占比15%;建制村通车率100%。全市建成农村客运站牌站亭1114个,实现了建制村2公里范围内候车站牌站亭全覆盖。投入92.98万元编制了农村客运网络规划,合理调整和延伸了现有的城乡客运班线,优化新增客运班线。二是积极开展农村客运班线全域公交化运营工作。调研现有农村班线,优化调整线路资源,在去年提前完成省重点民生实事20个建制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任务的基础上,再完成22个建制村,实现全市42个建制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三是加快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浚县、淇县均成功申报国家级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全省率先,县域城乡交通一体化行动考核全省第二。淇县着力推进“公交+旅游”发展,鹤山区推动全域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鹤壁市客货邮同网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案例,被推荐参加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
三、改造路域环境,助力乡村建设。一是持续开展全市农村公路路域环境集中整治。制定《鹤壁市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交通专项行动方案》,出动人工、机械清扫路面,处置裂缝、网裂等病害,整修路肩边坡,绿化补植树木,清理各类堆积物,保障农村公路的畅通和人居环境的美化。常态化实施“路长制”,建路长制公示牌800余块,推进安防工程建设,提高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水平,群众出行满意度显著提升。二是持续加强“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淇县、鹤山区已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各获奖励资金300万元。浚县、山城区、淇滨区已上报“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材料、等待验收。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工作,广泛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街道)、“美丽农村路”创建活动,将“美丽农村路”建设纳入“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内容,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