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工作动态

我省7家单位被确定为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

发布日期:2023-01-06 15:35   文章来源:省交通中心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国家邮政局办公室 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 关于公布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名单的通知》,经县级申请、核查报送、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我省洛宁县、封丘县、许昌市建安区、卢氏县、西峡县、潢川县、济源示范区等7地被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

据统计,我省已先后创建省级示范市3个,并被交通运输部等四部委通报表扬为“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55个,其中16个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县,数量居全国第一方阵。

附件:此次入选的7家单位各有特色和亮点。

洛宁县结合县情特色,引领融合发展。2017年以来,该县累计投入资金3.56亿元,实施农村公路项目555项1267.56公里,率先在全市实现2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目标,成功创建“全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开展“交通+体育”“交通+旅游”,累计投资7000余万元建成国际自行车赛道,连续举办多届自行车公开赛;该县以公路为主体打通旅游产业连接线,围绕洛宁县多个景区建成了多条旅游线路,打造田园体验休闲农业区,开发以“公路”为主体的农旅发展新路子。

封丘县以公路建设助力物流快速发展。2018年以来,封丘县以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契机,先后实施了“百县通村入组”“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交通质量安全管理年”“交通扶贫”等一系列重大举措,高标准落实“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的“两通”目标,着力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该县已全面实现乡镇通二级路、行政村及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目标,建制村通客车率100%,通达公交和班线客车比例达100%。基本形成以封丘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以行政村为网点的“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农村公路网络和“辐射周边、循环互补、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城乡客运网络。目前,封丘县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AAAAA级标准,全县共发展物流公司27家,已经基本实现乡镇物流服务站全覆盖、村级邮政物流服务点覆盖率96%,“产、供、运、销”一体化链条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许昌市建安区加强公路养护,推行路长制。截至2021年年底,许昌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8528公里,其中县道1362公里、乡道2213公里、村道4953公里,全市建制村和自然村通硬化路率均达100%,基本实现农村公路“县县畅、乡乡联、农村骨干路网等级化”的发展目标。该区深入推行路长制,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路乡镇管理”原则,建立了路长为各级党政负责人的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实现了路路“有人管、有人护”。

卢氏县公路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十三五”交通扶贫期间,卢氏县累计投资20.1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2015公里,实现所有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通车、通邮,目前,全县3820个自然村已通硬化路3315个,1684个20户以上自然村已全部通硬化路。该县将“四好农村公路”作为全域旅游、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出行,也给卢氏的香菇、连翘等土特产和中药材等外销打开了通道,更是为境内的民宿、农家乐等产业带来空前的发展机遇。

西峡县通过“农村公路+”计划,率先实现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近年来,西峡县围绕“农村公路+扶贫、农村公路+特色产业、农村公路+旅游、农村公路+物流”,打造旅游路6条120公里、产业路12条180公里以及扶贫路、资源路等“特色致富路”,使全县农村产业项目连点成线、连景成片。该县大力发展城乡公共交通,逐步完善提高农村公路运输服务水平,新建城乡联营客运站和公交车站,新建港湾站26个、停车亭250个,开通6条城区公交运营线路、56条镇村公交线路,实现村村通客车,建设集客运、电商、物流等于一体的乡镇客运综合服务平台。2015年,该县获得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以及“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

潢川县乡村三级客运网络解决“出行难”。截至目前,该县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路长制体系全面建立实施,养护人员资金保障到位,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达5A级。该县先后被授予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等荣誉称号。该县推进公路进村入户,新修通村主干道、村组水泥路1500公里,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实现县乡道路循环畅通,通村主干道全覆盖。同时,通过城市公交延伸、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等模式,逐步形成无缝衔接、覆盖全域的县乡村三级客运网络,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群众“出行难、出行贵、出行不安全”问题。

济源示范区农村公路“进村入户”,“路、站、运”一体化发展。截至目前,济源示范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3095公里,其中县道274公里,乡道677公里,村道1175公里,组道969公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以“百县通村入组”工程为抓手,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围绕“四好农村路”建设,累计投入资金6.8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460公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乡村振兴的农村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同时,济源示范区还持续优化农村客运出行服务,加快完善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坚持“路、站、运”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村运输客货邮融合发展,并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所有建制村实现邮政服务网点全覆盖,物流中心、农村配送站、农村货运网点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初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