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人: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办公室杨鑫
从1921年诞生至党的十九大召开,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通过了一部党纲和18部党章文本。可以说,一部党章史,浓缩了我们党百年的历史,而每部党章的制定和修订,都体现着我们党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新认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我们党历史上第一部党章的诞生故事。
说到第一部党章许多人大概会想到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这个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性质、最高奋斗目标,提出了入党条件和入党程序等。可以说是包含了党章的部分要素,具有党章的初步体例,但这还不是一个完全规范意义上的党章。历史上的首部党章实际是在二大诞生的。1921年,随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党员以及党的地方组织不断壮大,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章程,明确党的行动指南,已是党组织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此背景下,中共二大担负起创建首部党章的历史重任。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这部党章在很大程度上移植了苏共八大的党章,但也体现出自身特色,例如规定了“党员入党要有介绍人”等更为严格的入党手续,以及“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命令”等纪律原则。至此,我们党第一次有了正式的党章,它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的最后完成。
和一大党纲原文已经流失有所不同,二大党章的原始版本在战乱年代得以保留,这便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共产党员张人亚。1927年底,白色恐怖蔓延,一个晚上,离家许久的张人亚突然回到老家,塞给他的父亲张爵谦一大包文件,再三嘱咐他好好保管,然后就匆匆离开了家。为了完成儿子的嘱托,张爵谦对外声称张人亚在“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中身故,在山上立了一座衣冠冢,实际上则把那包文件放到了空坟,但他没想到,从那以后,他就失去了儿子张人亚的消息。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张爵谦把空坟里的所有文件取出,交给了上海有关部门,而这些泛黄的文件里,正有保存完好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决议案》,成为记录二大的孤本文献,而里面的第一部中共党章,更是弥足珍贵。直到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人亚的侄子张时华才知道,他的伯父张人亚在1932年就积劳成疾,年仅34岁就因病去世。就是这样,无数共产党员付诸心血的二大党章,让我们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立党之本和最高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