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会议安排,我就推进道路运输脱贫攻坚的有关工作,确保完成今年道路运输脱贫目标作以下发言:
根据省政府交通扶贫专项方案和省厅工作安排,今年运输扶贫要确保14个贫困县所有建制村通客车,年底实现全省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客车,任务非常艰巨。各级运管部门要集中力量,综合施策,把贫困县通客车作为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的重要内容来予以推动,确保农村客运真通实达。
当前全省道路运输脱贫攻坚工作总体进展较好,但总体上看,农村客运依然是发展短板,部分乡-村、村-村之间,农民群众出行难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地市工作的进度、质量和重视程度参差不一。主要问题,一是全省仍有438个建制村未通客车,主要集中在偏远山区、贫困地区;二是部分贫困县没有建立通客车运营长效机制,开得通、留不住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三是部分贫困县区农村客运设施不完善,车辆老旧,服务质量不高,赶集班车、周末班车班次较少,预约班车占比较高,约不上、用不起等问题突出。农村客运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与群众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为确保完成全省年度运输扶贫攻坚任务,加快推进通客车工作进度,全面提升我省贫困地区农村客运服务水平,使贫困县通客车做到 “真通”“稳通”,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开展全省贫困县通客车摸排。根据各地目前掌握的贫困县通客车情况,各地要专人专班、集中力量,再组织一次贫困县建制村通客车情况摸排。要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全省贫困县建制村通客车工作台账》。对已通客车的建制村,登记通客车形式,完善通客车台账向社会公开,严防通返不通;对拟通客车的建制村,明确拟通客车形式、时间节点、责任单位、责任人,确保按期通车;对确有困难、不具备通客车条件的建制村,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各地以县为单位,汇总《到2020年仍不具备通客车条件的建制村名单》,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并制定通客车过渡方案。
二、扎实开展“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各贫困县要主动作为,积极行动,切实把“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作为推动运输扶贫通客车的有力抓手,不断拓展辖区农村客运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一是近期我局将组织专家对各地上报的工作方案进行评审,计划在全省选定部分贫困县开展省级“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创建。二是加强对贫困县开展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培训,指导贫困县借鉴先进经验,严格对照考核标准,进行查漏补缺,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工作有效落实。确保年内实现贫困县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真通实达,保障农民群众“行有所乘”基本需求、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民生服务,让老百姓出行更方便、更有获得感。
三、持续提升贫困地区农村客运服务水平。围绕贫困县、贫困村通客车真通实达目标,切实增强贫困地区农村道路运输有效供给。继续加大贫困村通客车投入,继续加强贫困村地区客运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创新运输扶贫新模式,不断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鼓励、支持贫困地区开通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班车、特色产业班车,鼓励大中型道路客运企业“车头向下”,坚持优化现有线路与科学规划新线路相结合,以班线客运为基础,持续降低预约班的比例,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充分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快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资本参与的通客车资金保障机制,确保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可持续”,实现贫困地区农村客运稳定发展。
四、加强工作督导检查。依照年度运输扶贫目标任务和“万村通客车实施方案”要求,定期督导检查各地落实情况。重点对2019年拟退出的贫困县和贫困村通客车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对2018年的脱贫县和脱贫村通客车情况进行“回头看”。同时不断完善建制村通客车月报制度,严格落实道路运输脱贫统计要求,根据各地进展表扬先进,鞭策落后,打造经得起检验的运输扶贫“放心工程”“优质工程”。
2019年运输扶贫任务已经明确。各级运管部门要认真落实省厅关于交通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部署,对照省厅标准要求、任务安排,强化行业指导,精准发力,坚决打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全力推进“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顺利实施,全面完成今年道路运输脱贫攻坚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