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主动公开 > 项目批复

关于栾川至卢氏高速公路项目主体工程施工图设计的批复

发布日期:2019-02-11 10:08   文章来源:河南省交通运输厅

豫交文60

你局《关于上报< 栾川至卢氏高速公路主体工程施工图设计>的请示》”(洛市交〔2019〕31号、三交〔2019〕22号)和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编制完成的相关施工图设计文件收悉。根据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栾川至卢氏高速公路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豫发改设计〔2018〕963号)精神,结合专家审查意见,经审核,施工图设计在技术、经济方面基本合理,内容基本齐全。现批复如下:

一、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

(一)项目起自洛阳市栾川县庙子镇英雄村附近,设两河口枢纽互通与洛栾高速相接,路线向西,经过栾川县庙子镇、栾川乡、赤土店镇、石庙镇、陶湾镇、叫河镇,卢氏县文峪乡、汤河乡、横涧乡,终点在卢氏县横涧乡马家凹附近设马家凹枢纽互通与三淅高速衔接,到达项目终点。路线全长约75.311公里,其中栾川县境约51.29公里,卢氏县境约24.021公里。配套建设连接线4条,其中鸡冠洞互通连接线长0.680公里,卢氏南互通连接线长3.629公里,栾川西互通连接线长0.716公里,天河大峡谷互通连接线长0.57公里。

全线设置两河口枢纽互通、鸡冠洞互通、栾川西互通、天河大峡谷互通、熊耳山互通、卢氏南互通、马家凹枢纽互通7处互通式立交,设置栾川服务区和卢氏服务区2处服务区。

(二)全线采用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整体式路基宽度25.5米,分离式路基宽2×12.75米。全线桥梁设计荷载采用公路—Ⅰ级;其余技术标准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和我省有关规定执行。

二、路线工程

项目起于栾川县庙子镇英雄村附近,设两河口枢纽互通从洛栾高速接出,路线向西在柏松树村附近跨越伊河;西行穿越方山、箭口山,在竹园村南跨越国道G241,设置鸡冠洞互通式立交;路线继续向西南,先后在观沟、大柏油沟两次跨越栾川北环路,路线继续沿伊河河谷北岸向西,经石庙镇柳树坑、椿树底,跨越玉帝庙沟,在上园村附近设置栾川服务区;路线继续向西跨越车沟、鱼库沟,在常湾村北设置栾川西互通式立交;在陶湾镇南跨伊河、庙祖线(S328),沿伊河南岸布线,途径八里堂南、下仓房南、秋林村南,在庙底东上跨伊河后,在九沟下穿省S328后穿越红叶岭;路线向西北上跨老灌河,经叫河镇牛栾村,在牛栾北设置天河大峡谷互通式立交;路线继续向西北沿牛栾沟前行,经安家庄村后穿越牛栾沟,进入油坊沟;在六中村路线偏转向南沿瓦窑沟前行,在窝滩村东侧进入老灌河河谷,沿河谷向西依次经过庄科南、瓦岩口、马驹口村,进入三门峡市卢氏县境内;路线继续沿老灌河河谷西行,在卢氏县汤河乡高里坪村北穿越熊耳山,经马庄河河谷、王家庄、关爷庙,在王家庄设置熊耳山互通式立交;路线继续向西北经竹林峪、碾盘后穿越熊耳山,经秦家庄、郭家凹,在郭家凹设置卢氏南互通式立交与卢氏南服务区;路线向南在马窑村附近跨越西卜象河,向西跨越蒙华铁路,在马家凹北侧设置马家凹枢纽互通与已建成的三淅高速相接,到达项目终点。

主要控制点及路线走向合理,符合省发展改革委初步设计批复精神,局部平纵指标进行了优化调整,同意按施工图方案实施。

三、路基及路面工程

(一)路基工程。

1.原则同意施工图设计釆用的路基横断面形式、组成设计参数和一般路基设计原则。

2.原则同意地基处理方案和路床处理方案。

3.原则同意边坡防护形式和边坡坡率。施工时应结合实际地形,合理确定边坡防护形式,减少工程防护,尽可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对高填深挖、不良地质的边坡,要进行施工监测和动态设计,确保施工期边坡的稳定和今后道路的运营安全。

4.沿线弃土场的位置应充分考虑各弃土场的周围环境,以少占耕地、水土保持、环境保护为原则。土方调配方案要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和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调整。

5.原则同意特殊不良地质路段的地基处理方案。

(二)路面工程。原则同意全线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主线与匝道路面结构厚度相同,其中一般段路面结构自上而下采用:4厘米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6厘米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 +8厘米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 +34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8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弱风化岩石路堑段路面结构自上而下采用:4厘米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6厘米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8厘米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34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厘米级配碎石底基层。

(三)原则同意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工程实施期间,应结合现场实际,继续完善排水设计,提高抗水毁灾害能力。

四、桥梁、涵洞工程

(一)原则同意桥梁上部结构采用20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跨径30、40米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

(二)原则同意桥面铺装方案,即4厘米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6厘米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10厘米C50水泥混凝土。

(三)桥梁桩基长度及桩底标高应根据桩底地质情况综合考虑,桩基钢筋配置应通过计算确定,在确保桩基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力求做到经济合理,确保桥梁结构整体安全和降低工程造价。

(四)涵洞设计应充分考虑强降雨造成的冲刷影响,确保路基安全和稳定,提高防毁抗灾能力。

(五)全线设置桥梁(不含互通区、不含服务区匝道)22773.81米/42座,其中:特大桥11407.36米/8座,大桥11184.69米/30座,中桥181.76米/4座,涵洞46道。

五、隧道工程

施工图设计中隧道总体布置合理,隧道洞口设置合适,结构安全。隧道地质调查勘探资料及结论基本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原则同意隧道施工图设计。

原则同意隧道内釆用复合式路面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4厘米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6厘米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26厘米水泥混凝土面板+15厘米C20混凝土基层;无仰拱路段增加10厘米素C20混凝土调平层。

本次批复全线共设隧道30041米/23座,其中特长隧道14062米/3座,长隧道9602米/5座,中隧道4681米/7座,短隧道1696米/8座。

六、交叉工程

(一)互通式立交。全线互通式立交总体布局合理,立交选型和技术指标应用基本适当,符合省发展改革委初步设计批复,原则同意7处互通式立交施工图设计,其中两河口枢纽互通采用梨形互通,鸡冠洞互通、栾川西互通、天河大峡谷互通、卢氏南互通采用单喇叭形式,熊耳山互通采用半互通+U型转弯形式,马家凹枢纽互通采用双喇叭型互通形式。

(二)通道。通道布设位置以及采用的设计方案基本合理,净空标准运用适当,结构形式与周围环境协调,原则同意按施工图设计实施。施工图设计共设置通道13道(不含互通区、不含服务区匝道)。

七、施工交通组织

施工图设计中施工交通组织方案基本合理,原则同意施工图设计的施工交通组织方案。施工期间应进一步细化方案,确保洛栾高速、三淅高速畅通安全运营。

八、根据调整后的工程数量,核定本项目该段主体工程施工图预算为13782470665元(不含施工图另行报批项的工程费用),其中建安工程费10741038598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348789461元。

九、下一阶段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和需完成的有关工作

(一)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1.施工期间进一步加强高填、深挖路段的补充地质勘察工作,合理开展动态设计;加强高边坡稳定性验算,完善防护加固方案,确保边坡的稳定性;

2.进一步加强崩塌、危岩及岩溶等不良地质路段工程地质勘察,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和防护措施;

3.施工中加强对采矿区、尾矿坝的补充勘察,评价采矿区、尾矿坝的稳定性并根据需要做补充处理设计;

4.进一步加强隧道施工控制,结合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合理确定围岩等级及支护形式。

(二)需完成的有关工作。

该项目房建工程方案设计、交通机电工程详细设计、跨蒙华铁路桥施工图设计另行报批。

请依据此批复,抓紧开展下阶段工作,尽早开工建设。

附件:总预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