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加强对新修改《河南省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的学习、理解与应用,近日,孟州市交通运输局分组分批组织执法人员开展专题学习活动,通过对比老版《条例》的变化细节,系统梳理执法工作调整方向,将新《条例》精神贯穿于日常执法实践,为后续精准执法和服务优化奠定基础。
一是强化科技赋能执法,驱动行业数字化转型。以新《条例》明确提出的支持道路运输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应用为契机,鼓励建设多种运输方式,加强资源统筹利用,优化货物运输结构,推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实现从传统执法向智慧执法的转变。
二是明确安全主体责任,筑牢预防性监管防线。针对新《条例》首次强调的经营主体责任,执法人员将关口前移,通过培训和政策宣导,确保运输及相关业务经营者履行安全义务,防患于未然,为从业人员的权益保障提供坚实后盾。
三是严格规范客运市场,促进创新与公平融合。细化新《条例》鼓励班车客运发展定制服务执法指南,推动巡游出租车与网络预约出租车融合,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同时支持企业创新开展定制客运,通过融合模式,乘客候车时间可减少20%,优化市场结构,消除恶性竞争,提升公众出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是加大行业安全监管,聚焦危险货物全链条管理。依据新《条例》规定,强化危险货物运输监管,明确托运人不得将货物交由无资质承运者,并规范运输途中的车辆停靠时间,通过专项检查和数字化追踪,确保从托运到交付的全程可控,有效降低运输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五是提升执法服务能力,优化民生导向措施。对照《条例》修订要点,学习新《条例》在便捷换乘、货物换装和公交优先方面的条款,落实场站用地综合开发支持政策,推进多功能枢纽建设;提升执法温情度,对首次轻微违规行为推行“警示整改”替代罚款;落实《条例》新增的“基层权益保障”条款,联合工会建设“司机之家”“出租车驿站”,提供休息、法律援助服务,实现法规效力与社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