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济源示范区交通运输局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从隐患治理、时段监管、模式创新、应急体系、治本攻坚五个维度发力,全面筑牢交通运输安全防线。
一是深化隐患治理,强化重点领域管控。 针对汛期暑期安全风险,聚焦道路运输、城市客运、水上交通、公路运营、公路水路工程施工等领域,实施“一领域一清单、一企业一清单、一路一清单”管理,建立问题、任务、责任“三张清单”,实行闭环销号,确保隐患动态清零。
二是紧盯重点时段,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围绕抗战胜利80周年、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三十条硬措施,通过下发提示函、督导检查、通报约谈等方式,督促企业筑牢安全红线底线,全力保障重点时段运输安全。
三是创新监管模式,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深化“两客一危”企业分级分类监管,动态调整企业安全等级,实施精准化监管;借助科技手段实现违法违规行为“智能甄别、实时告警、快速处置”,推动安全监管提质增效。
四是完善应急体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备足应急物资、建强应急队伍,提升应急响应效率;提前制定“三断”极端情况应对措施,确保快速恢复交通运输秩序。
五是深化治本攻坚,推动监管关口前移。 紧盯安全生产治本攻坚重点任务,建立任务清单和时间表,定期调度推进;聚焦“事前预防”,破解工作难点,推动行业监管从“事后处置”向源头防控转型。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结合高温、暑期出行高峰等特点,示范区交通运输局同步强化“两客一危”监管、物流场站等消防安全,对桥梁、积水点等风险点建立台账、明确责任,加强与气象、应急等部门联动,严格落实预警“叫应”机制,确保安全措施闭环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