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结果:A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第1330279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唐彦民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省交通运输事业的关注!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河南内河航运一体化运营”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厅会同省财政厅、发改委以及省属企业等相关单位,按照投建管养运“五统一”发展模式,在完善政策支撑、强化规划引领、实施重点项目、打通项目融资渠道、加强对外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
(一)完善政策支撑。为推进全省港航资源高效一体利用,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省责任主体负责四级及以上航道的投资、建设、运营、养护、管理等工作;省交通运输厅印发《河南省港口岸线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明确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全省的港口岸线工作,具体负责使用四级及以上航道内港口非深水岸线的审批。聚焦航运立法、规划体系,航道、船闸、船舶管理,港口岸线审批,智慧港航建设等方面,充分借鉴广西、江苏、安徽等水运发达省份经验做法,我们初步研究制定了未来2-3年政策体系清单,加快完善我省内河航运制度体系;正在加快修订《河南省航道养护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我省航道养护管理工作,加强航道养护工程管理,提高航道养护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航道畅通。
(二)强化规划引领。为统筹指导全省港口建设,省政府相继印发《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2022-2035年)》《周口港中心港区总体规划》《信阳港总体规划》《漯河港总体规划》,正在指导南阳、商丘、平顶山、郑州、开封等省辖市,加快编制港口总体规划,明确港口布局和差异化功能定位。省政府印发《河南省临港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统筹指导全省临港产业发展,明确了全省“三核引领、五带协同、多点支撑”的临港产业一体化布局。
(三)实施重点项目。省政府成立贾鲁河复航工程工作专班,组织技术单位和部天科院、中交水规院、中交二航院等单位专家集中办公,多次召开方案论证会,围绕中心港区选址、运量与船型、航道通航水位、梯级总体布置、桥梁改建方案等关键问题集中攻关,加强与相关省直部门沟通对接,落实要素保障。目前,工程方案已基本成熟,按照三级航道标准实施航道里程108公里,新建高集、扶沟、闫岗、周口4座双线互灌泄省水船闸,港区港址位于尉氏县城东侧、贾鲁河右岸,一期拟建设28个千吨级泊位,吞吐能力约2000万吨。
(四)打通项目融资渠道。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利用砂石资源、船舶过闸收费等收益筹集资金,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持续加大省级财政资金投入,“十四五”期间累计下达内河航运省补资金11.1亿元,2023年以来累计支持发行专项债11.5亿元,支持省责任主体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通过注入资本金、优化债务结构等方式,鼓励省责任主体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融资能力,为内河航运一体化运营提供保障。
(五)加强对外合作。省政府与山东、安徽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协同发展。河南交投集团与华为集团、宁德时代分别就智慧港口建设、绿色低碳港口建设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去年6月召开河南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推介会,联合国内港航上下游21家头部企业,成立内河航运产业联盟。中豫港务集团与浙江海港集团、山东港口集团、安徽港航集团等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常态化运行集装箱航线、铁水联运精品快线等。
下一步,我厅将会同省财政厅、发改委等相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推动全省河港资源优化整合,一体统筹全省四级及以上骨干航道和港口的投资、建设、运营、养护、管理等工作,实现全省骨干航道和港口的“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对外”,加强与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和相关省份战略合作,构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内河航运平台,为一体化打造大通道、大口岸、大物流、大产业,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物流枢纽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按照“边整合、边移交、边发展”的原则,积极指导河南交投集团,加快延伸主干线大通道,建设现代化港口枢纽,打造中部便捷出海水运通道,加快河南交通优势再造。
(一)加快通道网络建设。抽调骨干力量,脱岗集中办公,会同河南交投集团,重点攻坚贾鲁河复航工程,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年底前具备开工条件。推进沙颍河周口至省界段、淮河固始段、淮河息县段等在建项目,建立任务台账,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做好资金保障;解决淮河淮滨段洪评、土地手续等堵点卡点问题,加快沙颍河漯周段“四升三”技术方案研究,争取尽快开工建设。
(二)加快港口枢纽建设。指导河南交投集团,加快推进周口港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一期)等在建项目建设,确保年底前建成投用,立足我省第一个百万标箱级专用集装箱码头的定位,为中原和西北地区集装箱提供专业化运输服务,打造成为“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内河绿色智慧港口新标杆。加快周口港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二期)工程,范营作业区、漯河港、淮滨港扩容提质工程等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
(三)推动“投建运管”一体化发展。一是创新组织模式。围绕中部便捷出海水运通道建设,指导河南交投集团,大力发展大宗货物运输“公转水”“铁水联运”,加快推进运输结构调整,降低综合运输物流成本。二是打造精品线路。加密周口港、信阳港集装箱航线,提升港口集装箱运输、铁水联运服务水平,打造铁水联运精品线路。三是培育高能级市场主体。支持河南交投集团提升服务能级,加快构建投资、建设、运营、养护、管理“五统一”的发展格局。
(四)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指导省责任主体,加强企业合作,在航线开辟、货源开拓、运输组织等方面,通过合资合作、战略联盟等方式实现一体化协同。推动跨区域货主、港航、物流、代理、贸易、金融等企业合作,推动港口业务链延伸和一体化发展,拓展全程物流供应链服务。依托省际间金属矿石、煤炭、钢材等大宗货物腹地货源及市场需求,积极引进长三角大型港航企业资本,合力合作推进重要港口码头建设,培育跨区域港航一体化经营人和码头综合运营商,引导省际间港航企业共同打造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航运服务产业合作链。
(五)深化重点项目融资模式研究。依托贾鲁河复航工程创新投融资模式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深化研究贾鲁河投融资模式。一是拓展收益来源,创新回报机制。实施“航道+能源”,创新开展分布式光伏、风电等沿河产业开发,沿线政府给予一定的建设指标和并网发电指标,以及综合开发用地,作为项目融资偿债资金来源。二是“财政资金+专项债+政策性金融工具”,拓宽资本金筹措方式。拟采用国家对专项债和政策性金融工具相关政策,多渠道筹集项目资本金。三是打破传统行业分割,形成“航道+港口+产业+城市”的一体化开发模式。整合航道、船闸、港口等工程板块,以港口航道等物理设施为核心,通过产业和空间的梯度布局,实现功能协调与资源高效配置,以内河航运带动产业发展,以政府获益反哺内河航运,构建“港-产-城”融合一体化开发模式。
(六)推动港产城一体融合。聚焦港口主业,大力发展口岸物流、保税物流、船舶维修制造等业务,加快推进大宗商品、食品加工、钢铁深加工等临港偏好型产业向港口集聚。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推动港口枢纽与临港物流功能区、临港工业园区、临港商贸服务区等融合。大力发展临港经济,依托本地食品加工、钢铁深加工、特色装备、新型建材等临港产业引进上下游关联企业,延伸完善港口产业链条,构建现代化临港产业体系,打造港口枢纽经济核心区,促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
联 系 人:付孝银
联系电话:13783650162
2025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