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交通运输科普视频联展

交通运输科普联展:藏在桥桩里的抓手

发布日期:2024-07-30 15:56   文章来源:

  


       您知道黄河上最长的公路桥梁是哪一座吗?您知道桥梁架设的第一步需要做什么吗?您听说过科技创新可以实现一举三得吗?今天就让我带您走进桥梁桩基的绿色创新之路。

  2021年6月28日,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项目举行了开工仪式,一座以青铜尊入形的斜拉桥拉开建设帷幕。长达15.223公里的特大桥建成后将成为黄河上最长的公路桥梁,但是由于其穿越了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沿途复杂的地质条件,对建设和环保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保护好母亲河生态的基础上优化工程技术成了建设者们关心的难题。

  这第一个难题啊,就是桩基的打设问题,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在黄河上架一座特大桥,一定要打牢桥梁的桩基,这里的桩基就是画面中用来承载桥梁重量的“定海神针”。

  那么桩基是如何形成的呢?

  传统的桩基工艺,需要按照钻孔、清孔、下放钢筋笼和导管、二次清孔、符合标准之后,灌注水下混凝土的顺序依次操作,完成桩基施工。但是这种传统工艺,至少需要120米长的桩基才能够达到承载要求,这样深的桩基,不仅增加钻孔深度、施工时长,也增加了施工安全风险。

  如何缩短桩基长度成了项目面临的一大难题,于是建设者们本着最小打扰就是最大保护原则,开展科研攻关,创新出了一种分布法桩基后压浆工艺来缩短桩基长度。

  什么是分布法桩基后压浆工艺呢?

  我们将它分为2个部分来讲,首先“分布”指的是在钢筋笼的不同深度,均匀分布着4根压浆管和多个出浆口;“后压浆”呢就是在传统桩基施工完成后,通过智能压浆设备,把浆液沿着提前埋设的压浆管道和出浆口,分层压入到桩基底部与桩基侧面,填充桩基与周围土体之间的缝隙。浆液凝固后会在桩基周围形成大量大小不一的“爪子”,牢牢抓住周围的土体,大大增强桩基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成功将单根桩基长度缩短了25米,进而也达到降低成本,减少碳排放的效果。实现一举三得。

  目前黄河特大桥已完成全部桩基施工,全线2525根桩基共缩短长度20000多米,节省造价8000万元,减少碳排放2.8吨,成功用科技创新为“黄河桥”打下了“绿色基”。未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高速公路建设各个环节,用科技创新守护黄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