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主动公开 > 科研成果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科技创新引领交通运输 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12-29 09:36   文章来源:


豫交文〔2022〕166号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交通运输局,航空港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周口市港航管理局,厅直属各单位,驻厅纪检监察组,厅机关各处室,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河南中豫国际港务集团:

  现将《河南省科技创新引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12月13日

河南省科技创新引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我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锚定“两个确保”,紧扣“十大战略”,突出科技创新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完善创新平台布局,加快创新团队引育,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开辟交通运输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行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当好建设现代化河南开路先锋提供有力支撑。

二、行动目标

到2025年,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水平显著提高,突破关键共性技术10项以上,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15项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更加完善,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新增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以上,厅级科技创新平台10个以上;人才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培育行业科技创新人才10人以上、科技创新团队10个以上;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打造科技示范工程10项以上,应用推广科技成果15项以上;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主导制修订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规范40项以上,基本形成引领交通强省建设的创新驱动体系,实现以科技创新引领带动我省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三、重点任务

(一)着力强化交通运输关键技术攻关

1.加强交通运输体系与枢纽经济融合发展研究。围绕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巩固提升枢纽地位,开展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构建、都市圈交通一体化、交通运输与枢纽经济融合发展、公路路衍经济及产业化、多式联运支撑产业升级等研究,推动交通运输与现代产业发展、城镇开发等深度融合,建立枢纽经济示范区,支撑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责任单位:规划处、政研室、科技处、运管处、多式联运办、交通中心、运输中心,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交通运输局,航空港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下任务均须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交通运输局,航空港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落实)

2.加强基础设施建养关键技术研究。围绕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开展高品质建造技术、基础设施韧性评估、基础设施寿命增强与性能提升技术、基础设施服役状态智能感知及智慧决策技术、长大隧道与长大高墩桥梁等重要基础设施建管养关键技术等研究应用,提升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建养水平,实现工程建养高品质发展。(责任单位:建管处、规划处、科技处、交通中心、建设中心、高速中心、指挥中心)

3.加强运输服务与组织研究。开展综合客运枢纽协同调度和联程一体化、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道路客运转型发展等关键技术研究,实现多模式交通供需耦合及协同服务,提升客运服务品质。开展物流枢纽协同优化与集成控制、“公转铁”“公转水”等跨运输方式智能协同和快速换装转运、网络货运等新业态发展等研究,推动货运物流转型升级。(责任单位:运管处、科技处、多式联运办、运输中心)

4.加强融合高效的智能交通研究。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推动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执法等领域创新应用。加强北斗导航、高分遥感等在交通运输各场景应用研究,构建“车路空天”一体化快速感知系统。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数字化、智慧化建养关键技术研究,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运营以及维护的智能化水平。(责任单位:规划处、建管处、科技处、运管处、执法局、交通中心、运输中心、高速中心、指挥中心)

5.加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技术研究。落实交通运输领域“双碳”发展目标,开展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核算体系、绿色低碳工程建养材料、“交通+地热、光伏、风能”等新能源综合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交通装备等关键技术研究,推进废旧材料循环利用、新能源综合利用等新技术和新装备工程应用,加快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责任单位:科技处、运管处、交通中心、运输中心、高速中心)

6.加强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技术研究。开展极端气候、气象灾害条件下交通基础设施防灾、救灾、减灾技术,施工安全超前预警技术,运营安全监测技术,安全风险智能协同管控技术、行政执法智慧监管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升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责任单位:科技处、运管处、安监处、执法局、交通中心、运输中心、高速中心、指挥中心)

(二)着力加强交通运输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7.强化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聚焦“智慧、绿色、安全”,定期发布推广目录,每年下达推广项目5项以上,持续强化“四新”技术在行业深入应用。建立行业先进科技创新成果库,每年组织一次入库申请和评审,支持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目、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等直接入库。搭建产学研用交流平台,培育专业技术转移机构和人才,促进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责任单位:科技处)

8.增强交通运输科技示范效果。开展省级科技示范工程培养创建行动,打造运输服务管理转型升级科技示范、高速公路智慧绿色养护科技示范、智慧工地技术科技示范、交通低碳技术科技示范、北斗导航系统智能化应用示范等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试点项目,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责任单位:科技处、规划处、建管处、运管处、多式联运办、高速中心、交通中心、运输中心)

9.提升高质量技术标准供给能力。促进技术研发与标准研制应用协同发展,推动先进成熟技术及时转化为标准和工法,将重要标准、工法研制纳入科技计划范围。加快基础性、关键性技术标准制修订,提升标准在建设养护、运输服务、智慧、绿色、安全、监管等重点领域的有效供给。建立交通运输标准化委员会,完善标准化工作制度。加强标准宣贯实施,切实发挥标准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保障作用,为“标准河南”建设增添动能。(责任单位:科技处、规划处、建管处、运管处、安监处、执法局、交通中心、运输中心、高速中心、建设中心)

(三)着力加快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10.布局建设高层次创新平台。实施创新平台提升工程,高标准建设“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争创绿色低碳、基础设施数字化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建设河南省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等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路桥装配式结构智能建造等中试基地,储备一批厅级科技创新平台预备队,形成国家、省部、厅级梯次培养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责任单位:科技处)

11.打造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实施高水平创新团队培育工程,高标准建设桥梁全预制装配化、高速公路智慧管养、多式联运、绿色低碳高性能道路材料及应用等10个以上创新团队。按照“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加强拔尖人才培养,强化青年科技人才战略储备,到2025年,培育行业科技创新人才10人以上。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和重点科技计划衔接协同,建立“全职+柔性”的灵活引才方式,鼓励通过兼职挂职、技术咨询、项目合作、特聘研究员等方式汇聚人才智力资源。(责任单位:科技处、人教处、建管处、运管处、多式联运办)

12.推进交通运输产业创新发展。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重点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为创新龙头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利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等开展研发活动,构建“重大项目+科技型企业+应用场景”新生态。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培育交通规划设计、智能建造、养护装备、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链“链主”企业,建成主导特色鲜明、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的交通运输产业发展集群。(责任单位:规划处、建管处、财审处、科技处)

(四)着力优化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环境

  13.创新科技项目管理制度。探索实施重大课题“揭榜挂帅”和紧急课题“赛马争先”,破解行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探索建立基础设施建设与科技创新“同步规划、同步审查、同步推进、同步监管、同步验收”的“五同步”机制,推动“基建+科技”协同增效。试行交通运输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赋予项目承担机构和项目负责人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强化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项目评价,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力,坚决破除“四唯”倾向。(责任单位:科技处、规划处、财审处、建管处、交通中心、建设中心)

14.厚植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文化。利用行业报刊、网站等媒体开展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宣传、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举办科技创新周、科技创新平台年会、科技大讲堂等活动,加强创新成果交流。加强对科技创新模范人物、典型企业、高端人才、重大科技成果、典型创新案例的宣传褒奖,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造、注重开放的良好创新氛围。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强化科研人员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责任单位:科技处、办公室、政研室、法规处、人教处、机关党委)

15.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搭建河南省交通运输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通过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模式,开展协同创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科技创新咨询服务,加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发挥学(协)会在推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广应用中的作用。深化与省内外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责任单位:科技处)

16.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坚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推动科普工作融入交通运输发展。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建设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机电设施等一批厅级以上交通运输科普基地,给予科普基地适当的经费支持。依托科普基地、交通重大工程及科研项目开展系列主题科普活动,推动技术研发、成果推广、教育培训与科普有机结合。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交通科技工作者与文学、艺术、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加强交流,多形式开展科普创作,运用新技术手段,丰富科普作品形态,形成“互联网+交通运输科普”的传播模式。(责任单位:科技处、办公室、政研室)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厅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科技创新工作专班,加强对科技创新重点工作的统筹组织与合力推进。加强交通与科技等部门的协同,协调重大合作事项。成立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协同服务中心,统筹服务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充分调动和激发有关各方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共同推动行动计划的有序实施。(责任单位:科技处、办公室、政研室)

(二)强化政策保障。研究出台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建设的实施方案、科普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科技示范工程管理办法,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责任单位:科技处)

(三)加大研发投入。积极争取国省资金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行以政府资金引导、企业投资主导的模式,促进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支持科技型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责任单位:财审处、科技处)

(四)完善考评机制。实施定期考核制度,制定考核细则,细化评价指标,定期督导考核,2025年开展终期评估。探索建立奖惩机制,推动资源要素、扶持政策向工作力度大、成效好的企业集中。(责任单位:科技处)

 

  附件:河南省科技创新引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重点任务166.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