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保密宣传教育专栏

[保密文化]揭秘:核武器试爆影像是如何拍摄下来的?

发布日期:2019-10-22 15:44   文章来源:河南省交通运输厅

 

50多年前的一朵蘑菇云,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挺直的脊背,也看到了大国崛起的身影。

196410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是蘑菇状烟云。

岁月悠悠,我们从一张张历史图片中重温核试验工作艰苦而又振奋人心的岁月。这些珍贵的影像正是摄影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保留下来的。

 

Ø  摄影任务保密

1964年,摄影工作者接受了神秘的核试验试爆拍摄任务。杨映梅(八一厂的拍摄人员)接到任务时,领导只强调尽快做好各项准备,随时待命。至于去什么地方,拍什么东西,一概不知。

军事摄影记者孟昭瑞(唯一一个全程参与3次核试验拍摄的新闻工作者)是与张爱萍将军一同飞抵核试验基地的。他的行踪当时属于高度机密,连家人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孟昭瑞

摄影工作者到达核试验基地——罗布泊后,开始穿防护服进行适应性训练,走路、蹲、坐,正常抓举、移动、放下物体。那里夏季烈日如火,冬天风寒成冰。即使在十月,一天的温差能达 50℃,白天温度高达 40℃,汗水积在靴子里,足有三四斤重。摄影工作者与科学家们待在一起,为保密,他们严守纪律,不随意拍摄,也不问科学家们相关问题。

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实验时,张爱萍身穿防护服,背着照相机,在场区指挥着参试人员迅速进入爆心,以获得各种参数。

19641016日,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日子。拍摄地点选在了距爆心约数十公里的地方。

孟昭瑞回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拍摄过程提到:我全身穿着防护服,戴着五万倍阻光率的防护镜,用三脚架支起进口的林哈夫相机,手里端着莱卡相机,两部相机上都装好长焦镜头,林哈夫的镜头对准爆心方向。

15时整,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一个巨大的火球从地面升腾而起,翻滚上升,迸发出缤纷的光彩。突然,火球变暗,生长出数千米高的烟柱,烟柱烘托着火球,形成一个中间空洞,将四周的烟云吸进去,形成了著名的“蘑菇云”,景象极为壮观。

蘑菇云翻转膨胀,我(孟昭瑞)即刻换上装有六乘九厘米的黑白大底片的林哈夫相机拍摄,莱卡的彩色底片已不足以容纳不断变化姿态的蘑菇云……

19676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的拍摄,更是让摄影工作者余悸不已。孟昭瑞回忆,当时组织指定的拍摄地点逆光,拍不出蘑菇云的颜色和层次感。到爆炸的下风向拍摄较好。他向指挥部申请,但被拒绝了,因为下风向太危险,一旦失控,轻则受到核辐射污染,重则死亡。

孟昭瑞不死心,再次申请,说可以备一个无线报话机,随时和指挥部联系,一旦出现险情立即撤退。最终,这个要求被勉强同意。在实行爆炸的前一天,孟昭瑞和八一制片厂的同行到达拍摄地点,天为房,地为床,在戈壁滩上熬了一夜,“虽然寒冷,却无比兴奋......

Ø  最快速度将胶片带回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后,张爱萍总指挥用专线电话向周总理报告,当总理听完报告后,反复询问是不是核裂变爆炸的响声,张总指挥肯定回答:是核裂变的响,我们看到了火球和蘑菇烟云。现场测到多种数据,也证实是核裂变的响声。

核爆成功后,张爱萍(右一)向周总理报告。

这一响牵动着亿万群众的心,他们都急切地想知道这一盛况。拍完爆炸后,拍摄者们需要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将安装在机器里的胶片转移到安全区。

周总理非常关心拍摄的影像,196410月下旬,周总理到八一厂看样片。当他看到火球翻滚、蘑菇烟云升腾的镜头时,非常高兴,连声说 " 拍得好!拍得好!" 并指示要很好地保管、使用这些资料,成立专门机构办理。

1964112日,在送审对外宣传照片时,周总理亲自选了核试验的照片,并批示:" 底片交八一厂,各洗大、中、小相片三套准备发表。" 周总理非常重视保密问题,派专家到八一厂对画面逐一审核,新闻发布后,立刻震惊了全世界。

1964115日的《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刊登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火球和蘑菇云的黑白照片各一张。

Ø  为保密裁掉“蘑菇云”地面部分

1964 年至1966 年,中国完成了三次核试验。八一电影制片厂1966 年摄制完成了记录中国三次核试验成功的彩色纪录片《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该片定于当年101日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上映,并陆续在全国各地放映。新华社摄影部提议该纪录片上映前,可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三次核试验的照片。

新华社为此请示国防科委,国防科委副主任罗舜初以及有关业务人员专门开会讨论。会上,唯一全程参与三次核试验拍摄的摄影记者孟昭瑞,带去了三次核试验时由他拍摄的烟云、火球等多幅照片,并详细汇报了拍摄情况,会议结束时选出了四幅,拟在报纸上公开发表。

1966930日,罗舜初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个请示,内容如下:

总理:

 新华社提出,为了配合公开放映我国一二三次核试验的影片,他们要求发表有关核试验的新闻图片。现选了四张图片,经研究不存在什么机密问题。现将准备公开发表的四张图片呈上,是否要发表请审定。

 此致,敬礼!

当天晚上,孟昭瑞接到周总理办公室的电话,总理军事秘书周家鼎通知他,立即到中南海西门取总理的批件。晚些时候,新华社摄影部的发稿编辑从孟昭瑞手中借走了四幅照片的底片。

1966 101日,这四幅照片出现在当天的《人民日报》上。根据周总理的指示,为保密起见,报上那幅 1966 年第三次核试验的蘑菇云图,下方地面部分被裁去,他认为,完整的图片有可能透露蘑菇云升空的高度。

在历史的舞台上,参加核试验的工作者们静悄悄地来,如今很多又静悄悄地走了,留下的是一座无言的丰碑——罗布泊深处,那朵永不消散、冲天而起的蘑菇云......

 

参考资料:

1】韩寒:《孟昭瑞一个人的镜头,一个国家的记忆》,光明日报,201308

2】杨映梅:《解密:“两弹”试爆影像是如何拍摄下来的》,人民文摘,201306

3】刘伟胜:《保密是永恒的战斗力——“两弹”背后的保密故事》,秘书工作,200805

4】《一支镜头和它见证的峥嵘岁月》,中国军网

5】孟昭瑞:《我拍核爆炸》,全国新书目,200812

6】高健民宋炳寰:《周恩来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百年潮,201411